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邮箱登录| 权属企业微信群| 职工群众意见反映邮箱| 假冒国企举报信箱
版权所有:斗球-斗球直播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高新区海西园高新大道7号
闽公网安备:35012102500047号 闽ICP备:11004099号-1
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北京公交从2005年开始推进4000辆公交车更新计划,成为行业角逐的最大公交订单。在此后的多轮招标中,金龙客车累计中标超2000辆。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金龙客在北京投放数量逾8000辆。
铸就2008年的奥运公交辉煌之后,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受各类因素影响,到2009年最后一批金龙公交车交付,之后整整10年,再未能进入北京。这期间为攻入北京市场金龙人付出了很多努力,但都没能如愿,这也成了金龙人的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金龙客车重返北京,是金龙人的共同心愿。
2020年10月14日金龙客车成功中标北京公交100辆增程式油电混动公交订单捷报传来,公司上下军心振奋。阔别10年之久的北京,我们回来了!
成绩来之不易,从获取订单和资质,到招标响应和生产冲刺,销售、技术、供应和生产等体系的金龙人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秉持可信赖文化,发扬“负压车精神”,打赢了一场漂亮的冲刺攻坚战。
获取订单
2020年5月30日北京公交219辆公交车的需求信息反馈到公司,那么,如何斩获订单呢?“铁三角”模式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有效手段。刘志军总经理和丁明彬副总经理带头数次登门拜访客户高层,大区经理路向阳、销售经理孙敬伟与客户频繁紧密的沟通,产品经理王道福5次赴京到场交流和产品介绍,输出15版设计方案,大家凝心聚力将金龙这十年积累实力完整的展现到客户面前。真诚的沟通拉近了我们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专业更是让客户对金龙产生信赖,信赖感使他们把问题交与我们解决,所以说 “可信赖”使我们向成功迈出最坚实、最关键的一步。
资质获取
8月30日,获悉车辆要求于11月底交付,这就意味着9月20日要完成公告样车制作,国庆节之前要完成公告申报, 20天完成产品开发及样车制作,这是一次空前的挑战,第一场“战役”打响。
工程研究院院长苏亮担任总指挥,制定周密的计划,拉开作战序幕。李宏峰组织技术人员按照生产顺序设计,出一张图纸就下发一张,设计生产无缝对接;生产过程中吴自龙采用了人动车不动的方式打破各工位之间的壁障;吴恩明采用人盯人保证物料供应,张勇紧密地赴检测机构和国家相关部委协调工作,“不畏艰难、超强纪律、高效作战”的负压车精神让我们再次跑出了“金龙速度”。
招标响应
9月27日,北京公交发布采购招标,定于10月12日开标,第二场“战役”如期而至。丁明彬亲自指挥战斗,国庆无休,招标管理处赵勇、胡飞和及产品经理王道福连续通宵奋战,于11月11日中午12点完成标书印刷,王道福马不停蹄乘下午三点的航班带着标书赶赴北京,当天晚上市场部团队通宵完成了标书的校核。10月14日,官方公布结果——“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标北京公交政府采购第一标段100辆订单”——努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生产交付
带着中标的喜悦,金龙人立即投入新的战斗。北京公交不仅规模最大,同时还具有“技术要求最严苛、车型选择最超前”的特点。可以说,北京公交的每次车辆升级,都引领着全国公交行业的发展趋势。能获得北京公交的认可,是客车企业的荣耀!但是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进入北京市场了吗?全新的动力构型,全部指定的零部件配置,全国最严格的使用场景,我们能做到吗?
10月18日,刘志军总经理召开了下阶段攻坚战的动员大会,给出总目标“为荣誉而战,按时保质完成交付”,他说:这个项目是现阶段公司最重要的事情,是考验我们能不能打硬仗的时候了。会上,他询问了项目组的组织形式并任命林银聚同志作为项目组长,成立“铁三角”。北京“铁三角”,集合了公司的优势资源,以林银聚为总指挥,路向阳为项目经理,王道福为产品经理,孙敬伟为客户经理,刘世俊为交付经理,赵勇、胡飞和为投标经理组,全面调动公司资源,力求再胜。
10月19至22日,以林银聚同志为核心的党员突击小组一行七人再次赴京,针对车辆方案的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总成与北京公交专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讨论,以减少后续车辆制作过程中因不满足用户使用需求而大面积返工。突击小组连线工程院内部配合团队,奋战两个通宵提前识别74项变更,突击队满载而归。詹可炬由于工作需要深夜十一点到岗上班,凌晨四点结束战斗后在办公室简单休息后又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过程中所有党员都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再一次证明这是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通宵奋战识别客户需求
11月9日,两名北京专家受邀提前来公司指导样车制作评审,他们再次识别出36条问题点,为后续99台顺利生产铺平道路。
针对用户的特殊要求,工程院联合品管、工艺制定项目点检清单所有技术负责人签字保证项目落地,样车更改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照单点检,车间全力配合更改,尤其是焊装,在更改难度巨大的情况下依然保质保量完成变更。期间对于多频次变更产生意见分歧,林银聚要求大家统一思想,凝聚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共识,形成了上下游部门相互信赖,这是一种思想的进步,一种组织形式的进步,是可以复制到任何一个攻坚项目中的宝贵经验。11月17日,北京公交正式派出专家团来厂验收,给出超出预期的肯定,这是对这支队伍前期所有努力的肯定,更是对金龙公司、金龙品牌的肯定。
林银聚明确 “以客户为中心”的 统一思想
最后的生产冲刺
接下来的14天里交付中心的行动感动所有金龙人,没人能够想象14天高质量完成100辆全新状态车辆的生产难度有多大,但是他们是经历“负压车精神”洗礼过的一支队伍,他们是一支敢于挑战、善于挑战各种不可能的队伍。
产前公司副总经理谭鸿迅就组织召开交付中心内部会议,从物料保障、计划排产、生产组织等进行全面部署,并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内与林烨亲自带队逐个走访供应商,谈价格,催物料,谈质保,保证交付的情况下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兼生产管理部部长温馨隆召集部长助理召开布置会议,要求按照销售交期制定倒排计划,明确各环节产出节点,各产线选拔尖刀连组成突击队,以及两条线同时生产并确保一致性,要求生产管理部全员全力以赴、共克难关,坚决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交付中心部署会议
双线投产,焊装H线焊工前往车架产线支援,充分发扬团队协同作战精神,确保了车架的及时产出。同时针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变更,焊装线快速应对以降低对生产进度的影响,如针对电瓶托架技术变更,先下线流转,待车辆进入底盘时安排人员补装。
北京订单全部采用水性漆,油漆制作难度大,容易受到空气湿度影响,不巧遭遇接连的下雨天气。涂装产线面对困难没有丝毫畏惧,全员迎难而上,团结协作,连续4个晚上加班到23点,争分夺秒加急赶制,最终把前期延误的时间挽回,确保严格按照计划时间全部产出。
涂装产线加急喷漆
焊装线赶制车架
北京订单进入总装产线底盘线,客户指定的线束缺料,线束相关物料无法安装,产线车辆停摆。总装产线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底盘线提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并提前安装发动机和电机等物料,待线束到后通宵补装;总装线把木板、电器、顶棚、外饰等工位前置底盘作业,为订单的及时交付争抢时间。生产现场随处可见铁三⻆、班组与员工并肩作战。“遇到困难要主动出击,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坚定的话语彰显了必胜的信心!
底盘线提前做好准备
交付经理刘世俊带领团队,召开每周的定期专题会议,讨论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组织技术、工艺、品管、交付中心、售后对反馈的异常问题技术应对。提前规划送车路线及过程保障,在车辆入库后48小时完成送车任务,之后的临牌、合格证等的按时交付,保障车辆交付后能顺利上牌。都说完成自己的任务容易,协调组织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是不容易的,在工作组织过程中交付团队充分学习、运用“端到端”的管理模式,条理清晰、责任到人,就是这次完成任务的方法。
车辆送到北京了,还不能松懈,为确保北京订单在合同规定前完成上牌、保险等工作,销售、售后团队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达成使命。
12月15日,100辆车辆顺利完成上牌,这也是合同要求的最晚上牌时间,但这到了我们拼搏的极限了。北京公交科信处副处长刘宝来和北京公交第三客运公司技术部经理王强亲自参与接车活动,再次肯定了金龙产品质量和金龙人可信赖文化,并感谢公司配合北京公交完成本次蓝天保卫战专项活动。在以刘总亲自督战、发扬”负压车精神“和”构建新客户关系“为指导的北京公交攻坚项目划上圆满的句号。
不畏艰难、超强组织、高效作战的“负压车精神”和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使命感融入每个金龙人血液里。正是这种血液铸入灵魂让可信赖文化升华,驱使北京公交订单的如期交付。这也是金龙人核心价值观的又一次有力践行和生动阐释,相信在”负压车精神“和可信赖文化的驱动下,我们必将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