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文化>员工风采
金旅客车郑志波:从师傅到师父
2019-04-28 17:20:01信息来源:金旅客车 林冬妮


    作为汽车电器技师,郑志波经常问自己,电工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通过10余年工作实践积累,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最简单、最少量的工具,花费最少的时间把车辆电器问题解决掉。这是他一贯的追求,也是促进其不断前进的源动力。

    正是凭借这样的极致工作追求,郑志波在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2017年荣获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初,他作为“以师带徒”的典范,成为金旅客车通报表彰的金牌师父。


1.jpg

从零开始  学无止境

  从第一次接触汽车电器调试在现在,郑志波在十数年里,把自己磨练成一名高级汽车电器技师。然而,2003年第一接触这项工作时,他还是一名茫然的调试新人。因为当年人才紧缺,郑志波刚进公司不久就被调到调试车间。每天面对一辆辆需要调试下线的车辆,他空有干劲不知从何下手也没有一个能带他入门的师傅。郑志波只能主动沟通厂内技术人员和配套厂家,要来一摞摞的电路图纸。在没有电子图纸的年代,每台车至少十余张的电路图纸,用A3纸打印出来,字迹细小,无法放大,他就克服困难,每天对照着图纸“干啃”,研究需要调试的车辆,为了完成当日既定任务,常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第二天继续准时上班……如此反复,持续整整三个月。“当时觉得很辛苦,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打下的知识基础,对我之后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技术工种,通常都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电工也不例外。车辆订单千千万,电器状态也千奇百怪。曾有一批广东订单的纯电公交车,到调试线时候动力电池高压始终上不去。同事们检查了各个环节,两端接口黄高绿低,没发现什么问题。郑志波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既然其他地方都没问题,那问题肯定出在线束中间,于是拿起剪刀果断解剖线束,果然发现线束中间节点处接反了。“虽然很多时候经验能够让我比较快速判断出问题所在,但车辆电器状态是一直在实时更新的,所以我也一直处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突破专业知识瓶颈,郑志波2013年报考重庆大学网络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取得了大专学历。

 

授业解惑 培养人才

  虽然当年自己没有师父,但现在的郑志波已经身为人师,教导出许多优秀的徒弟。他经常跟徒弟们说:“学电工就要肯钻,肯干,肯学,肯带。”成为车间一线管理人员后,郑志波很体恤新人之苦,积极致力于技工新人培训。他把自己平时的电器维修经验、问题判断方法以及从技术和配套厂家搜集来的各种与车辆相关的电器知识制作成PPT电子利用工作闲暇之时,召集电工进行技能培训。

  “虽然自己钻研也能得到这些知识,但如果有师父带领,他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更快上手。”郑志波说到带徒弟的初衷,还藏有自己的“小私心”:“调试工作周期短,强度大,徒弟成才了,可以加快工作进度,这样我就能空出时间来,去研究更新更深的电器疑难问题。”


2.jpg

    数年间,郑志波以传、帮、带的方式陆续带出了8一线骨干人才有些骨干人才目前还转入技术、管理岗位。

  2019年,金旅客车进一步深化师带徒”活动,郑志波做为师父代表上台发言:“当师父不仅仅是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徒弟,在传授技艺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通过教导徒弟,促进自己再学习、再进步。”

  师傅,是对有专门手艺的工匠的尊称而师父,则指代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把自己磨练成工匠,再把这工匠精神传承下去,这就是郑志波的真实写照。

  进入金旅客车17年,郑志波从一名普通的电工到到电器调试班长,再到高级电器技师,为公司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对金旅同样充满了归属感,希望未来自己与企业共成长,也希望自己带出来的徒弟把那份刻苦钻研的初心传承下去。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