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火”了! 闽西北大山深处,那班"开往云端"的金旅公交车
2019-04-22 10:09:09信息来源:中国客车信息网记者 刘永涛

               

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交通发展,先后三次就建设“四好农村路”、村村通班车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近年来,更多的致富路通到大山深处、修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与之伴随的是,更多的客运班车也开到了深山老岭、通到了乡亲们的心坎里。福建省三明市公交公司(以下简称“三明公交”)的一条“明星”公交线路,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在三明公交第三营运分公司,编号“3181”的驾驶员孙黎平“火”了!

今年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开往云端与希望的公交车》为题,对公交司机孙黎平进行了专门报道。与他一同出镜的还有那辆车牌为“闽GY1886”、自三明火车站往返三元区莘口镇后溪村的金旅客车。而在2018年3月,《人民日报》也以《忙一个人 暖一座村》为题报道了孙黎平长年孤身一人坚守山村公交线路的感人事迹。

 

孙黎平和他的“闽GY1886”金旅公交车

一个人,一辆车,坚守一条公交线路,12年来始终如一日,因为长期夜里驻扎山村,城里有家仿佛没家一样……这便是孙黎平的真实写照。

日前,记者专门奔赴三明,亲自当了一次孙黎平师傅这趟班车的乘客,全程乘坐那辆有名的“闽GY1886”的金旅客车,实地感受到他那份平凡中的凡。

这两年媒体报道中的“火”了,对于孙黎平而言还是稍显迟到了,事实上,在三元区沿途山村百姓心中他早已"火"了很多年:在他跑了12年的这条公交线路上,孙黎平早已是当地乡亲们心目中的名人,沿途村子几乎没人不知道他和他所开的这班车。

这是后溪村唯一的通村班车。“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这句诗来形容孙黎平工作的环境,可谓再恰当不过。从三明火车站到后溪村,单程约50公里,其中的30多公里尽是蜿蜒逶迤的盘山路,他要始终瞪大眼睛,绷紧心弦,足足开上超过1个半小时。

 

通往后溪的山路难行,路窄、坡陡、弯多

“窄、陡、险,弯道非常多。”孙黎平说。这段路尽管是水泥路,但宽度不足3米,且弯道超过50处,甚至有多处“发卡弯”,盘山路两旁是湍急的溪流或长满毛竹的陡崖,以及突兀的山体。由于山上海拔达1000多米,所以冬天有时会下雪,雨天则云雾缭绕宛若仙境,路面湿滑难行,还经常要遇上道路塌方。在这么复杂的道路条件开行公交线路,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担当精神。

 

舍小家只为大家出行更便捷

复杂路况只能算是这条线路所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另一个难题则是排班运行时间。当地群众有早起赶圩的风俗,如果公交车早上一大早从市区发车,到达终点后溪村至少也得上午8、9点钟,再下山就迟了,无法很好地满足乡亲们的需求。为此公交公司特意将从市区发车时间调整为下午3点多,把进城的乡亲们送回家后,第二天一大早再驱车下山,把需要赶圩或进城的乡亲们及时送到镇里、送到城里。不过这样,就需要驾驶员在山上过夜,住一个晚上。

于是乎,孙黎平从此便有了两个家:一个在三明市区,但由于长期住村,“有家不能回”;另一个在大山和白云深处的后溪村,乡亲们将废弃的村小学提供给他临时居住,不曾想,这一"暂住地"他一住就是10多年。

 

春节前,孙师傅装饰过节车辆

一个人在高海拔的偏僻山村过夜,不仅要忍受"孤独寂寞冷”,还要克服许多难题。“有时晚上会停电,电视没法看”。夏天,电风扇也没法用,还要和蚊虫叮咬作斗争。“有一次,我在住地不小心碰到一条蛇,结果双方都吓了一大跳。”孙黎平幽默的话语间始终洋溢着乐观和坚毅。

尽管三明公交的驾驶员待遇在当地相对算不错的,但因为跑这条线路需要作出太多牺牲,而且山路九曲十八弯的路况对驾驶人员的经验、耐性和技术的要求还很高,“不少年轻的驾驶员都吃不了这个苦,不太愿意干。”而愿意干、还要能走得了这趟车的驾驶员也真的很难找,这也成了三明公交领导们的一个心病。他们不是不心疼老孙师傅,而是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孙师傅的"后来人"问题。作为无可替代者,孙师傅不得不顾全大局,选择继续坚守。

 

                           公交路  幸福路

这是一条承载着沿途乡亲们"幸福指数"的公交线路。

三明公交党委书记、总经理赖碧泉介绍,为了让位于大山深处的乡亲们也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基本公共交通服务,“出门抬脚就能上公交车”,这条公交线路在开通时,就采用了和城区线路几乎一模一样的公交车,单程约50公里,采用阶梯式票价,最多收费10元。

这条公交线路的开通,主要是为了服务三元区最偏远的2个行政村和11个自然村的群众,总人口1400多人。如今,其中约一半人也已常年在外打工,留守村里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号称"993861部队"。村里与外界的交通工具,除了小部分人有摩托车或私人小汽车之外,绝大部分人还要靠公交,所以,这趟公交过夜班车对于许多乡亲的出行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

 

村民们下山进城都靠这辆公交车

“班车第一次驶进后溪村,村干部带着乡亲们夹道欢迎就像解放之初百姓欢迎人民子弟兵光荣进城。那场面,我至今记得,永远忘不了。”孙黎平说,当时村里乡亲们兴高采烈,又是放鞭炮、又是摆酒席,仿佛那是后溪村一次盛大的节日。

后溪村的乡亲们对孙黎平师傅这趟公交车,一直赞誉有加。一位嫁到后溪村的大妈告诉记者,“原来班车没开通前,我们进城都是靠走路,得翻山越岭好几个小时,有时还得肩挑背扛,带着山里的农产品进城,换了东西后再背进山来,真的很苦很累!”她说,即使搭乘摩托车,也很不便利,一是带不了多少东西,二是路上也不太安全,三是还需要提前去找人预约,不一定“赶趟”不说,价格也要贵很多。“自从有了这趟公交车,出行就很方便了,姑娘们嫁进村子也觉得值得。”这位“外来媳妇”满满的幸福感溢于言表。接下来,她还计划开办接待城里人周末进山度假的“农家院”,让自家日子过得更红火。

这些年来,孙黎平早已把自己当成乡亲们中的一员,而沿途的乡亲们也把他当作了亲人。无论是在清溪村还是在后溪村,记者看到,公交驶过各村村部时,人们都主动和孙黎平打招呼。“班车开通后,乡亲们都非常自豪,说这是我们村的公交车。”孙黎平介绍,尽管他家在三明市区,但因为长期住村,乡亲们的红白喜事都会邀请他参加,而他也会随个份子钱,一来二去,自己俨然已成山村里不可缺少的一员。

 

确保开得久开得好

孙黎平之所以能坚守这条公交线路,除了乡亲们的拥戴之外,三明公交领导们的长期支持功不可没。尽管开通这条线路,对于三明公交来说,挑战巨大,成本也很高。

首先是安全监管。由于路况复杂,所以三明公交在安全监管上打起十二分精神,不仅优选车辆和驾驶员,而且采用远程实时监控,确保运营安全。

与孙黎平并肩战斗的这辆号牌为“闽GY1886”的金旅客车,一路见证了岁月变迁,也见证了乡村巨变。谈起自己的“老伙计”,孙黎平表示,这辆金旅客车安全性好,操控灵活便捷,性能稳定可靠,所以他在盘山路上过弯时也信心十足,这么多年没有出过任何安全事故,也没有影响过正常出车。

 

三明公交在市区内采用金旅纯电动公交车

而这既得益于三明公交严苛的车辆选购和管理体系,也离不开金旅人的精心服务。“金旅客车的售后服务人员非常贴心,随时随地响应我们的需求,确保车辆始终以最好的状态运营。”赖碧泉言语间对金旅充满赞许。

第二,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运营成本。赖碧泉介绍,一是乘客数量少,除了圩日会多一些以外,平常很难实现较高的上座率。二是线路长、运营时间久,车辆难以像城区公交车那样实现充分利用,只能专线专用,导致车辆使用率偏低,折旧成本高。三是票价平实,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让利惠民。所以,尽管政府有出些补贴,但这条公交线路总体上长期处于亏损运营的状态,很大一部分成本还需公交公司靠以丰补歉来内部消化。

不过,赖碧泉强调,公交始终是姓"公"的公益事业,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条线路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更是民心和暖心工程,为了乡亲们的出行方便,三明公交会坚持将这条线路开下去,而且会更好地开下去。

为此,三明公交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坚持“平安、健康、高效”的经营理念,通过积极发展多元化业务,实现“自我造血”以盈补亏,用其他业务的运营利润,来弥补公交线路的亏损。而三明公交的创新探索,堪称“确保农村客运班车开得通、开得久、开得好,让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成果真正服务于广大农民兄弟、助力美好乡村发展”的范本。

赖碧泉坦言,孙黎平师傅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寻找合适的接班人,对于线路的可持续运营同样重要。“等路的条件更好些,我们计划更换全新的金旅客车,因为现在这部车也有些年头了,更新换代成最新式的金旅客车,能更环保、更经济,驾驶员操作起来更省心,乡亲们乘坐起来也更安全、更舒适。”

展望未来,这部独具特色的"开往云端的班车“,在三明市政府和三明公交公司、金旅客车等企业的多方鼎力支持下,一定可以让便民利民的"金色旅程"长久持续,为遥远山村的乡亲们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幸福。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